首頁 | 網站導覽 |聯絡我們
一.課程名稱
發現與挖掘海洋議題中的偏見
二.學習階段
高中
三.辦理時段
■主題式:2節 ■融入式:國文或公民科
四.類別
■學習單 ■影片 ■其他:圖片
五.實質內涵
海洋社會: 1.分析海洋相關產業與科技發展,並評析其與經濟活動的關係。 2.認識台灣海洋權益與戰略地位。
海洋資源與永續: 1.瞭解海洋環境污染造成海洋生物與環境累積的後果,並提出因應對策。 2.瞭解家鄉的海洋環境問題,並積極參與海洋保護行動。
六.對應8大主題
海洋社會:產業經濟 海洋資源:環境思維、永續發展
七.對應9大素養
A2:能思考與分析海洋的特性與影響,並採取行動有效合宜處理海洋生態與環境之問題。 B1:能善用語文、數理、肢體與藝術等形式表達與溝通,增進與海洋的互動。 B2:能善用資訊、科技等各類媒體,進行海洋與地球資訊探索,進行分析、思辨與批判海洋議題。 C1:能從海洋精神之宏觀、冒險、不畏艱難中,實踐道德的素養,主動關注海洋公共議題,參與海洋的社會活動,關懷自然生態與永續發展。 C3:能從海洋文化與信仰中,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,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,發展出世界和平的胸懷。
八.教學目標
課程可以開發為全學期之多元選修課程,透過各式海洋議題為素材協助學生認識海洋,可規劃為兩節課;或融入國文科或公民科中涉及社會正義之單元時使用。本設計選擇「南海爭權」及「守護海洋」兩議題為素材,期望達到以下教學目標: 1.能瞭解何謂偏見及其成因。 2.能審視自己的偏見。 3.能省思如何減少偏見或如何面對偏見。 4.能具備敏察力及思辨力。 5.能培養學生對台灣海洋權益及海洋環境問題的關心。
◆影片連結
■【守護海洋】打開鮪魚罐頭的殘酷秘密 ■【守護海洋】岌岌可危的太平洋鮪魚群 ■【守護海洋】綠色解密 - 直升機飛行員爆料人工集魚器的殘酷真相 ■【守護海洋】世界最大圍網漁船
網站導覽